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五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简称国网“青创赛”)决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与国网江苏南通供电分公司合作的项目“开拓智慧充电蓝海—‘互联网+’电动汽车充电分时共享社区服务平台”(简称“本项目”)荣获金奖,并在9月6日于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论坛暨第五届"青创赛"成果交易展上亮相。
国网“青创赛”连续举办五届,已成为推动青年创新创意成果交流、展示、应用的极具影响力的“双创”品牌活动。本届“青创赛”以“泛在物联,质效提升,融通发展”为主题,面向感知连接、数据应用、业务提升、创新发展四个领域,征集有助于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实际问题的创新创意项目,吸引了8000多个创新团队参加,规模创历届之最。
本项目历经4个月的“初赛-复赛-决赛”多轮评审,凭借技术创新性、实用性和巨大的市场价值,从800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金奖。
项目简介
本项目面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领域,针对“充电难、停车难”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分时共享、有序充电、安全充电、友好互动”的电动汽车充电策略,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动汽车智慧充电社区服务平台。通过对配电资源裕度、用户充电需求、“车-桩”地理信息等多源信息的整合和处理,可在保证现有配电台区容量不变的前提下,数十倍地提升配电网对充电桩的接纳管控能力,对充电桩进行分时充电控制并灵活定价,将“配变闲置容量”转化为充电桩,提供智慧充电引导、匹配、互动、控制等服务,满足不同用户充电需求。
本项目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和国网江苏南通供电分公司合作完成,项目团队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联合研发,已开发出用于实现电动汽车充电分时共享理念的核心设备,通过充电感知系统、智能管理终端、充电电源分时共享转换开关、平台控制系统共同发力,利用能源数据的有效采集、分析与处理,完成充电智能控制与配电网协同调控,实现社区配电资源利用最大化。其中智能管理终端和充电电源分时共享转换开关已获得多项专利并通过产品测试。
基于“互联网+”智慧充电社区服务平台,可解除小区充电桩的配电容量限制,打造充电运营商、电网企业、物业管理电动汽车车主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通过江苏南通某小区的预应用分析,可以实现台区充电桩安装数量从原来的280个增加到760个,台区日均增加售电收入675元,一辆电动汽车每次充电费用平均下降5.17元,减少电网投资改造费用21万元。
分时共享的充电模式将为电网与运营平台创造百亿级的市场蓝海,展望未来,电动汽车更将是能源互联网的泛在入口。项目的实践将成为构建能源互联网的一个典型应用实践,为服务更多现实场景、实现美好生活带来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