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8日,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郊宾馆成功举办。
成立大会正式开始之前,清华大学曾嵘副校长、电机工程与电子技术系主任康重庆等在贵宾厅会见了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王小康,和协会秘书长智慧等。领导们一致认为,在“双碳目标”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其时。曾嵘副校长和王小康会长在会谈中,都对专委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成立大会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助理、研究员孙凯主持。首先由协会王小康会长致辞。他指出,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专业度强,实现跨界合作,推动创新技术应用的综合能源系统服务平台,对实现能源革命,促进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大家携手共进,为绿色低碳发展及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接下来,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顾国彪在他的致辞指出:希望学校、企业能够形成联合体,充分发挥作用,合作共赢。同时,他希望专委会能够促进综合能源系统相关技术的产业化,用低碳技术领跑工业发展。除此之外,顾院士还提到风电配合储能、抽水蓄能电站、可燃冰、页岩气等具体技术。最后,他预祝大家事业成功,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筹委会主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介绍了专委会的筹备情况。在双碳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背景下,发展以电为核心的综合能源系统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清华大学电机系依托“一系两院”架构,在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系统)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进展。因此,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依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成立综合能源系统专委会,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随后, 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秘书长智慧宣读关于同意成立综合能源系统专委会的批复文件,并由四位领导共同为专委会揭牌。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聘请顾国彪院士为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为专委会主任委员,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育杰、西安交通大学校委常委别朝红、西南交通大学智能城市与交通学院院长何正友、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贾宏杰、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赵儆、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助理孙凯为副主任委员,孙凯兼秘书长;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戴璟为执行秘书长。专委会的专家委员名单中,还包括了众多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知名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专家(完整名单请见文末附表)。揭牌仪式后,领导们向专家委员们颁发了聘书。
仪式结束后,西南交通大学智能城市与交通学院院长何正友教授、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研究员慈松、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赵儆、金风科技绿电和碳中和业务首席专家刘昊博士分别做了题为《浅析电网/交通网数据融合的必要性》、《从5G能耗问题看能量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特变电工服务“双碳”目标的技术和服务规划》、《智慧能源助力零碳未来:以金风科技电气有限公司碳中和园区实践为例》的主题报告,分享了不同的视角下对于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思考。
下午,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参加了专委会的第一次工作闭门会议。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张纪平副秘书长介绍了专委会工作管理办法及协会对专委会的工作要求,专委会秘书长孙凯汇报了前期筹备情况及未来工作计划。随后,各位专家对专委会的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顾国彪院士也全程参会,听取了大家的讨论。并结合自己过去的科研经历,提出了“科研要具备战略眼光”和“要考虑地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发展综合能源系统”等建议。最后,专委会主任委员康重庆在总结发言中,对顾国彪院士以及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前来参会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专委会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接下来专委会应继续扩大队伍,同时做好关于技术领域的储备工作。他希望各会员单位能够利用好专委会本身这个平台的资源,促进综合能源系统领域“产学研用”的发展。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综合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综合能源服务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能源体制机制障碍、不同能源行业之间存在壁垒、行业标准缺乏、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商业模式创新乏力、综合能源服务生态不完善、新兴业态前景不明朗等。专委会后续会在工信部、以及协会的指导和带领下,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展开工作,为我国综合能源系统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