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轨道交通柔性供电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通过院务会评审,正式成立。
研究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韩英铎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谢小荣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清华大学陆超副教授担任顾问。清华大学教师魏应冬担任研究中心主任,林云志、张东辉、白雪莲、李笑倩担任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中心在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装置拓扑、控制及保护、稳定性分析与广域协调控制、离线数字仿真与实时硬件在环实验和大型牵引供电工程的成套设计、研制、实施、调试与管理方面掌握先进技术;围绕普速、高速与重载货运电气化铁路,重点开展铁路能源互联网、贯通式同相牵引供电系统、虚拟同相牵引供电系统、中压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与牵引净化电源等领域技术研究;围绕城际轻轨、地铁等轨道交通,重点开展1.5kV及3kV双向潮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能源互联网、能馈式直流供电(储能)系统、移动式盾构机电源等领域技术研究。研究涵盖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核心装备、重点工程实施应用与标准化工作。
研究中心成立伊始,即承担了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清华大学电机系重大合作项目“电气化铁路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研究”。该项目将率先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技术方面做出新的突破,促进清华大学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提升中铁电气化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双方共同快速发展。
图: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研究中心的成立拓展了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提升了研究院在能源互联网与轨道交通融合领域的创新水平,将助力研究院遵循清华大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聚焦行业热点问题”的战略定位,继续着力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