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由国家能源局指导,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和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与新奥集团合作共同承办的“2015储能与能源互联网高层研讨会”于12月30日在河北廊坊举办。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和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作为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办方,结合自身研究与出席会议的150多位学术和产业专家就储能如何支撑能源互联网建设展开深度研讨。此次闭门高层研讨立足当前储能和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旨在帮助各相关参与方厘清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具体的参与机会和商业模式。
国家能源局能源科技与装备司副司长修炳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高峰副院长,国网能源研究院冯庆东博士分别做了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出席会议。其它参会人士还包括:中关村管委会张涛副主任,北京市科委、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及海淀园管委会等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中国电科院胡学浩博士,来小康所长,科诺伟业董事长许洪华,神华集团千人专家周友博士,北京电力公司黄仁乐主任,内蒙古电力集团岳建华,中节能郭志强,美国能源基金会芦红以及储能联盟理事长俞振华和副理事长胡迎辉,王仕城,陈胜军等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
与会各方分别阐述了对能源互联网的各自理解和定义。各界专家一致认为,储能是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和支撑技术,储能是协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需求侧管理、新能源微电网、车电互联等应用的关键环节。
在“储能如何支撑能源互联网”圆桌讨论过程中,储能联盟秘书长张静与六位嘉宾围绕宏观层面及技术和应用层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谈到发展能源互联网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能源供给侧改革以及能源消费革命的作用时,高峰表示,能源互联网将促进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涌现,带动经济增长,实现绿色、协调、高效发展,支撑能源供给、消费、体制和技术革命;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会起到比缓存在信息互联网中更大的作用,需要对其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进行攻关和探索。参与讨论的专家也分别结合自身领域正在布局和规划的能源互联网相关项目进行了介绍。
可见,储能技术将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十三五”期间迎来长足的发展进步。